最新产品
产品描述
β-甘露聚糖酶作用于饲料中的葡甘聚糖酶和半乳甘露聚糖等甘露聚糖,可广泛作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提高养分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
酶活定义:
      在37℃,ph值为5.5的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3mg/ml的甘露聚糖溶液中讲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抗营养作用:
      甘露聚糖是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一类半纤维素,是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一种,普遍存在于植物饲料中,但以粕类,特别是豆粕中含量较高(表1);一些非常规粕类,如棕榈粕、椰子粕中含量更高,达25%-35%。
表1 常用饲料原料中甘露聚糖含量
| 饲料原料 | 甘露聚糖含量 | 饲料原料 | 甘露聚糖含量(%) | 
| 豆粕(44%) | 1.5-1.8 | 去皮豆粕(44%) | 1.1-1.3 | 
| 棕榈粕 | 2.5-3.0 | 菜籽粕 | 0.48 | 
| 椰子粕 | 25-35 | 棉粕 | 0.37 | 
| 葵花粕 | 0.56 | 花生粕 | 0.52 | 
| 高粱 | 0.10 | 小麦 | 0.11 | 
| 米糠 | 0.33 | 芝麻粕 | 3-4 | 
⊙ 与肠内脂类微团和多糖蛋白复合物相互作用,降低养分的吸收;
⊙ 与消化酶、胆盐结合,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能值;
⊙ 包裹营养物质使其难以消化,造成食糜粘度增加,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畜禽健康;
⊙ 通过干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成而降低肠道中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降低饲料能值。
产品特性:
⊙具有很强的甘露聚糖特异性,尤其针对豆粕等粕类的甘露聚糖有明显讲解作用。
⊙采用领先技术的基因工程菌、先进的液体深层发酵和后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产品作用强;
⊙最适作用ph值范围广(4-7.5),能在动物消化道内更好的发挥作用。
⊙效果明显,实践证明,在饲料中使用β—甘露聚糖酶后,能提高饲料的能量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产品作用: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半纤维素酶,以内切方式高效降解β-1,4糖苷键,降解产物的非还原末端为甘露糖,具体作用如下:
⊙分解甘露聚糖等非淀粉多糖,降低食糜粘度,增加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降解甘露聚糖与脂类多糖和蛋白形成的复合物,提高脂肪吸收,增加饲料原料能值;
⊙消除甘露聚糖等非淀粉多糖与消化酶、胆盐的结合,提高消化酶活性;
⊙降解甘露聚糖,打破细胞壁,释放营养物质,使营养物质与消化酶充分接触,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甘露聚糖的讲解产物为甘露低聚糖,它能减少病原菌在肠道的定植,保护肠粘膜的完整性,显著地促进动物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的增值,减少腹泻的发生,最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规格与使用方法
| 产品规格 | 酶活(U/g) | 使用方法 | 
| 粉状 | 300, 1000 | 可单独使用,实际生产中,请根据饲料配方在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酶活1000U/g的本品50g;与其他酶制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 
| 颗粒 | 300, 1000 | 
包装与储运
25kg复合袋包装。
原包装、25℃以下、密封条件下可保存12个月。
储存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高湿。
技术服务
提供β—甘露聚糖酶酶使用配方、活性检测及其他与本产品技术相关的服务,以确保使用效果。
   
 
    
	















